潮新闻 评论员 逯海涛

科学岛上,“人造小太阳”“稳态强磁场”等国之重器让人心生敬畏;来场citywalk,就能和“院士大厦”“科大硅谷”“中国声谷”“量子大道”等科创地标不期而遇;走进企业车间,随着机械臂的舞动,一块块钢板变身为一辆辆个性化定制的新能源汽车……近日,笔者跟随全国新闻界采编骨干“‘四力’实践”安徽行活动,直观感受了一把合肥人口中科技创新的“科里科气”。

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科里科气”这个网感十足的口头禅,已经成了合肥普通市民、科研人员、政府官员贴给自己的城市最大的标签。正是得益于这种浓厚到人人可感的科创气息,多年来这座内陆省会城市默默努力,如今惊艳了所有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创新指数报告中,合肥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第55位,在“2022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合肥位居全球科研城市第16位。如今,合肥新型显示、智能语音产业整体规模全国第一,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前三,量子企业数、专利数均居全国首位……同处长三角的我们,又该向合肥学些什么?答案,不妨从这句“科里科气”里寻找。

首先,“科里科气”里,以中科大为代表的名校大院大所和科技人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用诚意和政策引来“智囊团”,赋能地方发展,合肥做足了文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科大落户合肥已成一段佳话。合肥西郊董铺水库畔的“科学岛”是合肥的老牌科创地标,不足3平方公里的面积,吸引着每年超过500人次的外籍学者慕名而来,在世界科技版图上标记出一个独特的东方坐标。拿出最好的地方搞科研,合肥市政府以实际行动证明:对于科技创新,怎么支持都不为过。

为了实现产业化目标,合肥市政府还努力做到“三个第一”。即:找到成果的第一发明人,给予可转化的成果第一笔资金,以及帮助刚刚实现转化的成果找到第一笔订单。正是凭借与中科大、中科院、合工大等“科创富矿”深度合作,“让技术用起来”成为合肥校城融合的最好注脚,合肥的城市能级也不断提升。比如位于合肥市“量子大街”上的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率先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这一技术就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其次,无论是搞科研还是谋发展,都少不了板凳一坐十年冷的耐心,这也许是“科里科气”中蕴含的另一种科学精神。所有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很多人都说,合肥是这两年国内最牛的“风投之城”。无论是押宝液晶显示屏还是投资内存芯片、新能源汽车,都“赌”对了未来。其实在合肥本地人看来,并不认可这种说法。“我们更认为这是‘十年磨一剑’的模式”,当地官员这样说。风物长宜放眼量,合肥的科技创新与快速发展是面向未来、久久为功的结果。科学研究的规律就是,实验并不总会取得成功,但看似失败的实验,往往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示和灵感。追求“快速变现”,也许会名噪一时,但是终究逃不过时间的检验。

当前,合肥正前瞻性地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城市安全、空天信息等产业,“并不要求在现阶段就能带来经济上的回报,而是希望能支持它们在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无论是谋创新还是谋发展,不仅需要远见,更加需要定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长三角地区承担着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重任,2024年也是浙江“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的突破之年。助推我省“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取得更大突破,合肥的“新”故事里,也许有不少可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