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吴运飞,最近收到好消息。创立近2年的公司合肥迈微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合肥迈微”)入围2024年安徽省首批新材料名单,其产品“铁氧体吸波贴片”被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自主供应能力。从学科研究到实验室验证再到市场应用,依托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简称“合工大智能院),合肥迈微成为“打破玻璃门”的成功案例之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因地制宜?合工大智能院十年实践,尝试回答这一时代命题。
打破垄断
生于1995年的吴运飞,已是合肥迈微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合肥工业大学工学博士。
在合工大智能院的公司门口,挂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的铜牌,左下角落款是行业耳熟能详的头部企业立讯精密。4月24日晚,立讯精密2023年年报出炉,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成为2023年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支撑。无疑,和头部企业共建实验室,也印证着合肥迈微的技术实力。
“我们的技术打破了以前日本、韩国的垄断,完成了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吴运飞说,该公司由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合肥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吴玉程教授领衔创办,拥有电磁吸收屏蔽材料、非晶纳米晶材料、精密电感器件三大产业平台,主营产品面向智能终端、AI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电子、空天装备等,在材料配方、结构设计等环节拥有自主技术。
在电磁吸收材料方面,该公司的产品打破日本、韩国技术垄断,性能领先进口产品,获得下游客户的一致认可,使用“铁氧体吸波贴片”产品自建了国内首间NSA达到2.4dB的3米法全电波暗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自主供应能力。在汽车、消费电子产品等研制过程中,这一中国自主可控技术,解决了以往国内电磁兼容特性检测依赖进口设备成本昂贵、技术不可控的难题。在非晶纳米晶材料方面,该公司材料产品磁性能优异且温度稳定性极佳,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风力发电、工业电源、动车高铁、光伏储能等领域。而其一体成型电感材料与器件,同样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应用于汽车系统、消费电子、CPU电源等行业。
创立之初,合工大智能院为团队提供了初期需要的研发空间、资金和资源支持,培育团队做大做强,并通过平台帮助对接相关机构,寻找合作机遇。
与此同时,合肥迈微完成知识成果的落地转化,将合肥工业大学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到公司,并迅速吸引资本市场青睐,获得了合肥市种子基金、产业资本、私募基金等数千万元的种子轮与天使轮投资,创业团队还自掏腰包拿出100多万元投入公司。
新型创建
回头看,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如何让学科的研究成果顺畅地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如何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动力,这是学校始终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事情。”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合工大智能院院长刘志峰说。
合肥工业大学始终深怀“工业报国”之志。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面对安徽省智能装备产业、新型显示产业、智能终端产业、智能语音产业、云计算和软件产业等迅猛发展势头,为了更好将学校深厚的“工科”底蕴、卓越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2014年4月,在教育部、工信部、安徽省的共同支持下,由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合工大智能院应运而生。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对于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安徽省都是新课题。建院初期,合肥工业大学主动打破体制温床,探索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2015年5月,以智能制造发展为方向的11家企业正式入驻该院,同时组建了1亿元企业成长基金,主动吸收社会资源,解决融资难题,扶持入驻的创业企业。
2016年12月,合工大智能院被列为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试点单位”,制定《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方案》,明确提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价入股、创办企业,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动力。
该院主动对接各方资源,积极引进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校友企业落地成立研发中心或研发总部。短短三年时间,集群效应日益显著,逐渐成为合肥吸引人才的“梧桐树”,吸引海内外“金凤凰”落户创业。截至2017年12月,该院已与地方政府、科研机构、行业协会、著名企业共建了“安徽省数字化精密铸造制造业创新中心”等14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随后,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在合工大智能院落地。
近年来,该院先后获批国家发改委“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产业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被认定为 “首批安徽省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安徽省创业研究院”、“安徽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
体系共育
平台支撑,转化成果,培育企业。从外界看,这三个方面的事很多机构、平台都在干,为什么合工大智能院不同?“怎样真正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需要多维度创新。”合工大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认为。
该校机械工程专业2022级研究生李润童,研二期间就常驻该院,在入驻企业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了多个跨学科项目的科研实践。在无人化智能农业采摘项目中,他所在的团队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将深度相机、协作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三者之间的通信传输串联,成功实现导航避障及采摘功能。
面对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病目前仅能通过药物缓解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的难题,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雷教授联合有关医疗单位通过动物模型、细胞模型等研究模式,深入开展光生物治疗基础研究,研制出非侵入性光生物治疗仪原型样机,独特的光谱配方与六路传导光路设计,填补了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光生物治疗仪器设备领域的空白。在合工大智能院“科技成果培育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该成果即将开展临床试验,为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医药、新技术。
由合肥工业大学校友创办的安徽布拉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合肥市大数据企业、合肥市重点企业和人工智能产业企业。但在2015年创业初期,研发进度缓慢、经费紧张,一度让公司创始人张文化深感焦虑。为了帮助该公司渡过难关,合工大智能院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点项目”给予公司研发经费支持,同时遴选出校内相关高水平科研团队与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并为公司量身定做了全过程服务方案,让该公司很快摆脱困境走上正轨,在软件开发、机器视觉开发应用及自动化集成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核心产品“基于机器视觉的锂电池电芯自动上料软件V2.0”获批2023年度安徽省首版次软件,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合工大智能院已形成“一学院一中心、一系所一平台、一团队一企业”的“前店后坊”式科技成果转化新构架,在推动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科技企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全面推动
创立十年成果丰硕,合工大智能院做对了什么?
刘志峰说,从学校到合工大智能院,学科研究和人才储备,在平台上流动、转化、合作,深入开展“育种—育苗—育才—育链—育网”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五育”工程,为科研团队和培育企业更好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明确方向、拓展空间,是十年探索的主线。
合肥工业大学为国家工业体系化、现代化培养了40余万名人才,通过校院企人才培养联合体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培养目标深度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人才为核心,合工大智能院成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实验田”,“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模式,全面推动突破产学研合作的瓶颈。
在工大人看来,过去产学研合作往往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合作双方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合同为纽带,合同完成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从而导致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衔接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
合工大智能院十年始终坚持的,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引导拥有成熟技术成果、稳定研发队伍和明晰科研计划的科研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和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有效结合,按股份制合作模式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探索出了“共生”式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合作模式。这一模式作为安徽省唯一案例被科技部纳入全国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成为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重要标杆。
据统计,该院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100余万元,先后支持校内外科研团队开展高水平科技成果培育、熟化与转化项目134项,申请各类专利392项(其中发明专利301项、国际专利6项);授权190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国际专利3项)。承接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类项目近300项,累计经费近2亿元,帮助合肥工业大学团队和入驻企业获得融资金额超6000万元,加速推动学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有效推动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
目前,该院已累计培育高科技企业172家,其中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企业累计营收超55亿元;组建46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累计组织百余个科研团队为70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