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围绕核心基础的关键突破。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改革行至新时代,先进制造业集聚建设需要更多创新。

4月9日,合肥经开区对外发布支持产业创新研发的试行政策,目标“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型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瞄准打破大工业发展束缚,合肥经开区正蹚出一条以技术创新牵引,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双向奔赴,最终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新路。

核心只有一句话

支持产业创新研发政策最关键的只有一句话: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合肥经开区将按企业内部核心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奖补。

什么样的企业能够享受到这个政策?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4个条件:

符合合肥经开区“3+6”产业链领域方向(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三大战新产业、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智能终端、快速消费品、公共安全六大主导产业)、战新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沿性技术需求(生物制造、空天信息、低空经济、量子信息、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

企业拥有自行建设、管理的内部创新研发机构(具备开展研发和试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相对集中固定的研发场地等基础设施)或企业成立以法人实体运行,独立核算的创新研发机构;

拥有稳定的研发团队,以及稳定的研发新产品新技术的内部核心研发投入,具体包括研发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实验费用。不包括对现存产品、服务、技术、材料或工艺流程进行重复或简单改变,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等;

具有规范的研发投入及财务管理体系制度,研发投入单独列账,专款专用,独立核算,企业研发管理、研发活动统计与企业财务会计、财税报表衔接一致、统一规范。

仔细看,政策与以往有些不一样。首先是奖补比例,提高到20%(以往此类政策都是5%~10%);其次是,要求企业同时满足的4个条件,均瞄准创新和前沿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而不是以往传统的企业类型、亩均效益等通行标准。

有何新意?

“这条政策强调立足产业需求的科技创新过程,既鲜明传递出我们需要围绕产业的创新,同时也宽容创新过程。”合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新政策的出台,既是摸底,更是信号。

关键领域的突破

代表着合肥大工业、大制造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何此时出台这样的政策?

合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很明确,对产业和技术的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合肥经开区宿松路边的一栋大楼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的标牌从很远就能看到,培育的企业天港医诺已走在全球创新生物药技术研发的前列。

“简单讲,我们做的是抗癌的创新生物药。”天港医诺研发负责人曹国帅告诉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怎样理解创新生物药?传统抗癌通过化疗、放疗灭杀肿瘤细胞,但也不可避免会把人体免疫细胞杀死。天港医诺的单抗药物(TGI-5),结合靶点能够同时恢复对人体免疫系统非常关键的NK细胞和T细胞的抗癌免疫功能。临床前研究表明,该抗体在肝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动物模型中表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有助于人体免疫系统的重建和恢复。

天港医诺由中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双院士田志刚教授带领团队成立,随着今年3月下旬单抗药物(TGI-5)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国内开展一期临床研究,该公司目前已有三款药物进入临床开发阶段。TGI-5是中国首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全新靶点单抗药物,此前该产品已经于2023年11月30日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目前,国内外尚无同靶点的产品获批上市。

锁定未来方向

合肥智能科技园内,安徽盟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盟维科技”)创建了自己的创新实验室,实现了锂金属电池在材料端从0到1的创新突破。这个省级认定的企业研发中心,不仅为盟维科技的产品提供验证检测,还可为行业同类产品提供研发共享和合作检测。

实际上,盟维科技从2018年落户合肥经开区至今,因一直走在技术前沿而广受关注。

目前,该公司围绕电动航空实际应用的市场需求,研发了一系列以锂金属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成为首个突破锂金属电池技术瓶颈、全球最早完成批量交付500Wh/kg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新体系动力电池的企业。

2022年9月,盟维科技建成全球首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锂金属电池专用制造产线。2023年,盟维科技又诞生了一项全球第一纪录,该公司系统级锂金属电池电源,整体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同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发展纲要文件,明确能量密度400Wh/kg级的电池要规模化量产,能量密度500Wh/kg级的电池要实现量产验证。而这两种产品,盟维科技已完成技术验证和量产转化,多年的提前布局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怎样发现和挖掘更多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是我们接下来发展先进制造业必须攻克的难题。”合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像天港医诺、盟维科技这样的公司,为该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的样板。

打破传统束缚

企业怎样看这项新政策?

“我们关注政府给予我们企业的支持,也关注政府在整个生态建设方面的引导和助力。”盟维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周莉莎说,该公司已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扩大产业链应用、开拓蓝海市场,再往下一步,更需要整个体系的支撑,包括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等。这些,在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尤为重要。在她看来,合肥目前已经有了科创城市的品牌名片,经开区又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此次新政策透露出的新意,让她们看到了积极的信号,需要政府更多的牵引和支持。

“发挥了明显的信号作用。”曹国帅认为,生物医药领域有个通俗的说法叫“做1个药10年10个亿”,凸显了该产业投入大、周期长的特点。但从根本上说,整个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还是源于一个个具体的技术创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已持续从全球招引不少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加入,创建开放共享平台,为天港医诺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培育和发展的平台,这就是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的实际案例。新政策实施后,预计更多的团队可以得到支持,意味着会有更多创新成果加速诞生。

“我们就想看看,整个开发区还有多少有份量、有质量的创新突破。”合肥经开区经济发展局这样解释出台新政策的底层逻辑。对应的,是引导和激发更多的企业、团队在关键领域投入研发,能够产生更多的创新性成果,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高质量建设。

“这其实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反复研究的,如何打破传统大工业发展的条条框框,让更多的创新引领发展”。

探索更多新机遇

不设传统门槛,提高奖补比例,以关键创新为核心,合肥经开区透露出的信号很明确。“发掘更多像盟维、天港这样的创新领航企业,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2023年,该区树立“科技即产业”理念,构建“大科技”格局,成立经开区科创委,统筹全区科技创新工作,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成立联合科技、投促、国有科创集团等力量为一体的科技招商、成果转化工作专班队伍,加强项目资源统筹管理,形成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

去年9月开始,合肥经开区工作专班队伍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充分研讨,并立足该区产业发展需求,结合省、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大环境,制定出台该政策。

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不设企业规模限制,意味着大、中、小企业均有可能享受支持。不过,须同时满足的4个条件,从制度设置上将确保支持给到真正需要的科技创新企业和团队手中。当然,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和调整。正如文件结尾所写:试行期1年,期间将根据试行情况适时修订完善。

“这对开发区来说,是又一次新的探索。”这位负责人说,实际上,在发展过程中,对产业和科技的辩证关系,曾经是有不同认知和讨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不同发展阶段,肩负不同的历史使命,创新才是最大的生命力。

从“创、转、升”到“二次创业”再到“产业+科技”,经开区一直在思考在探索。那下一步呢?

合肥经开区从理念到路径上发生关键变化。过去,科技研发是围绕产业开展,为产业发展服务。今后,科技研发将引领产业创新去顺应时代要求,实现双向奔赴。

具体怎样理解?就拿安徽首位产业汽车产业来说,以往产业发展模式是围绕主业集聚产业链研发和应用。今后,则是以前沿技术突破引领整个产业创新。就如盟维科技,是合肥经开区科技转化落地产业路径比较明确、比较成功的案例,其高能量密度航空级电池技术的突破,反过会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瓶颈的突破提供支持和借鉴,进而引发产线工艺、充换电服务、电池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的技术反应,从而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新路径也是为解决过往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即:一些科技项目落地后,虽然也有成果,但产业化较难,和市场需求不能真正贴合。

发掘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突破,合肥经开区正在抢抓创新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通讯员 陈钰)

【新闻附件】

如今,合肥经开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湖科创圈初步形成,建成24个科技园区,入驻科技型企业2000余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5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4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80%;规上企业R&D投入首次破百亿,15家企业入选全省研发投入百强;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近1.2万件,14家单位入选全省发明专利百强;建成4家“全球灯塔工厂”(全省共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