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余年,中国科技产业的聚光灯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模式创新逐步转向集成电路、新能源、AI等硬科技领域。

“新质生产力”大热的当下,具有壁垒高、爆发力和带动性强等特征的“硬科技”赛道,是政府和产业界、投资界关注的热点,被寄予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促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厚望。

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专注硬科技创业投资和孵化的专业机构,其创始合伙人米磊是“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

硬科技“硬”在哪里?作为科创之城,合肥够不够“硬核”?如何营造促进硬科技创业、发展硬科技产业的良好环境?近日,记者采访了来合肥参加与科大硅谷签约等活动的米磊。

记者:您是“硬科技”概念的提出者,中科创星是国内最早从事硬科技创投和孵化的平台。怎么理解硬科技,为什么要在“科技”前面突出强调一个“硬”字?

米磊:硬科技就是底层的、核心的技术。它属于使能技术,也是我们常说的根技术。像集成电路、内燃机、光子等都属于硬科技。硬科技一旦突破,就能推动很多领域的进步,也能推动经济高速增长。核心就在于它最硬核,壁垒最高,能够带动下游产业发展。

我觉得以前大家对这类关键核心技术不够重视,对应用型科技关注得更多,所以就用“硬科技”来形容非常重要的关键核心技术,呼吁社会加强关注。

记者:“新质生产力”是当下经济领域的热词,硬科技和新质生产力有什么关系?

米磊:硬科技一旦突破,就能够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质生产力其实就是以技术革命性突破,带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比如随着AI大模型的突破,GPU从原来的显卡变成训练大模型的核心芯片,相关企业、产业高速增长,这就是典型的硬科技突破带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记者:人工智能等硬科技的突破,通常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往往需要很多年的积累,才能够实现产业化。作为硬科技投资者,怎么平衡时间和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

米磊:中科创星所投的硬科技项目,时间周期最长的是从2013年成立时到现在,已有11年。科创板数据显示,一个科技公司从初创到上市,平均在十四五年左右。

我一直强调,硬科技投资需要耐心资本,要有比其他投资更长的时间周期,才符合科技创新的规律。国家现在也加大对长期资本的支持力度,去匹配硬科技的发展规律。我相信,只有长期投入才会有更高回报。你的耐心,最终一定会体现在投资回报上。

记者:中科创星是什么时候进入安徽、进入合肥投资的?您怎样筛选投资项目?

米磊:我们五六年前就已经在安徽投资了,当时投的都是和中国科大,还有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有关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我们体系内投的更多一些。

在项目筛选上,我们首先是要看技术是否是真正的硬科技,壁垒是不是足够高;然后再看它解决的问题是不是足够大,有没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第三就是看团队是不是足够强。

记者:就是看技术,看赛道,还有看人?

米磊:是的。

记者:您这次来合肥是参加什么活动?

米磊:我们第九期的硬科技冠军营开营。这期活动是与科大硅谷合作开展的,具体内容包括走访合肥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让我们硬科技冠军营的学员与产业龙头进行交流学习和产业资源对接。

同时,我们还有三天的课程,传授关于硬科技创业领域的知识。与合肥市地方政府也有交流,以促进政产学研的合作。

记者:创业其实并不容易,有很多成功的,也有不少失败的。您觉得科技创业特别是硬科技创业,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和环境?

米磊:我认为硬科技创业首先是需要特别好的科创生态。就像硅谷,有很好的科创生态,给科技型企业提供足够多的创新要素,它们就能茁壮成长。

创新是涌现出来的,很难被规划和计划。我们并不知道哪家企业一定能成为未来的龙头企业,但是只要环境好了,一定是大大小小的企业都会越来越好。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环境打造好,给所有要创新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环境,就不断地会有惊喜涌现出来。

记者:您说的条件、环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米磊:包括风险资本的支持、科技人才的供给等等。所以要有顶尖的投资公司,要有顶尖的高校,政府要能够提供一系列的公共技术平台的支撑,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公共仪器、公共的流片设备等。然后还要有鼓励创新的宽容文化环境。方方面面如果都能够提供好的话,创新就变得更加容易。

另外,还有科创服务,比如我们的冠军营,也是软性的服务支撑。

记者:安徽正在致力打造科大硅谷,以充分发挥合肥的科创优势,营造科技创业的良好生态。对合肥的科创生态您怎么看?

米磊:从人工智能到量子、可控核聚变,都是合肥在科技产业领域比较突出的特色优势。围绕这些产业,合肥做了很多布局,应该说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合肥对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本地科创企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还有很多的母基金的支持,引进了一批风投机构,还有创新研究院等新型平台,都是很好地促进了硬科技创新创业。

尤其是科大硅谷的建设,也是在打造更好的科创生态。就像硅谷是围绕斯坦福建立起来的,波士顿是围绕MIT、哈佛建立起来的,合肥的创新高地肯定是围绕中国科大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来打造,这非常合理,也是非常符合创新规律的。只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源,打造生态,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多地开花结果。(安徽日报记者 汪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