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在安徽斯迈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研发部的工程师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调整配方,仔细记录着实验数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公司研发部负责人周梦俊说。
安徽斯迈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来安县经济开发区,是一家生产光伏胶、电子密封胶、氨基树脂环保改性剂等新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创新研发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除了购买原材料和设备,公司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是最多的。”公司财务负责人耿淼介绍,为了提升研发实力,公司成立研发中心,组建了由19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先后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滁州学院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凭借着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该公司在行业内迅速崛起,成为密封用填料细分领域的领头羊。“我们研究出独有的工艺路线,解决了传统发泡硅酮胶弹性差、触变性低、固化慢、粘接强度低、耐温差、产品质量不稳定等技术难题。”公司总经理田建国介绍,基于这一技术生产出的密封用填料,满足了航空、航天、国防、动力电池、建筑和交通等领域对该类产品的需求,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研发出的“耐紫外脱醇型光伏硅酮密封胶材料”,更是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彻底改变了过去这一产品依赖进口的情况。2024年,这家仅有115名员工的中小企业,实现产值1.33亿元。
“用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来安县科技局局长夏少仓介绍,为此,该县精准聚焦,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链,制定了详细的人才需求目录,通过多种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顶尖人才4名、高层次人才50余名,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开展揭榜挂帅、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将科技资源精准滴灌到产业、企业,推动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双向奔赴”。
“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去年,我们累计兑现县级科技创新奖补资金2442.5万元。”夏少仓介绍,来安县修订完善《加快建设创新型来安若干扶持政策》,并配套制定《来安县科技创新服务券实施办法》,对企业创新研发给予资金扶持与奖励。同时,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研发平台、联合开展科技项目攻关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为了助力科技型企业成长,来安县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对科技型企业实施分类指导、精准扶持。目前,全县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326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至180家,金禾、捷泰进入市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形成梯次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汤超 苗竹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