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将于4月26日~28日在合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简称“第三届科交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亮点纷呈,知名院士、企业家、投资家将在开幕式上作重磅发言,现场将发布相关研究报告,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等平台,签约中国科学院“融合点”安徽行动十大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代表性项目等。6个展示对接区和线上展示大厅,将展示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
省委科技办主任、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在发布会上介绍,科交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由省政府主办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省会,旨在搭建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招商“五大对接”服务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目前科交会已成功举办两届,累计签约成果转化、科技招商等项目412项、总金额1208亿元。
第三届科交会定于4月26日~28日在合肥市举办,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4月26日的开幕式,将邀请知名院士、企业家和投资家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创新创业、产业融资等发言,现场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等,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签约中国科学院“融合点”安徽行动十大成果转化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代表性项目等。
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综合馆,本届科交会总布展面积2万平方米,设置序厅、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生态赋能、“双招双引”路演对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体验等6个展示对接区,同时搭建线上展示大厅,展示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
聚焦我省“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省有关单位以及有关市,组织开展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专场对接、“人工智能+”场景对接等十大专项对接活动,集聚省内外知名院士专家、金融投资专家、项目经理人等高端科技人才来我省交流,开展项目路演、洽谈,促进科技项目落地。
围绕成果供给、需求发布、生态赋能三个方向,第三届科交会聚焦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招商“五大对接”,建立部门协同、省市联动的对接机制。会前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各市摸排、走访、洽谈,举办“双创汇”等系列活动,会中开展系列专项对接活动、组建“科技招商小分队”观展招商等,会后持续开展线上对接交易,强化跟踪服务,推动项目签约落地。
吴劲松介绍,本届科交会将突出“高、新、外”特点,聚焦前沿科技发展,在策划开幕式、展览展示、专项对接活动等关键环节内容时,精心打造,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联合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省外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组织国家“高、精、尖”科技成果,特别是意向在安徽落地转化的省外最新科技成果参展,争取首发、首展展品占比达20%以上,不断提升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本届科交会突出转化交易,会前强化洽谈、会中开展招商、会后持续跟踪,常态化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对接,强化成果转化交易,推动项目签约落地;突出生态赋能,以产业、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聚焦“政产学研金服用”生态构建,动员省直部门、各市、产业园区等有关力量,凝聚合力,充分展示安徽科技、平台、人才和金融等赋能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吸引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在皖对接交易。
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开始,本届科交会就已广泛开展成果征集、需求凝练、对接交易等。截至目前,本届科交会邀请C9全部高校、44所双一流高校以及110余家院所参会参展,发动70余家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面向会员和会员单位征集展品,共征集成果4147件。其中,科技引领展区成果1542件,产业创新展区成果1562件,生态赋能展区成果495件,“双招双引”路演对接区成果505件,新技术新产品演示体验区成果43件。在此基础上,将筛选一批有影响力的重要成果进行展览展示,其中省外成果占比将超过50%。
目前,大会共征集技术需求1649项,涉及企业1129家。从产业领域看,覆盖我省“6178”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领域是企业技术需求集中的重点领域,数量占比分别为20%、14.6%、9.5%。凝练过程中,充分发挥安徽科技大市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技术需求进行梳理匹配。
自本届科交会筹备启动以来,我省各市和省有关单位,通过摸排、走访、洽谈以及举办“双创汇”等系列对接活动,促成对接交易项目401个,金额超1000亿元。其中,合肥、马鞍山、蚌埠成效最为显著,分别达成合作交易金额390.8亿元、154.9亿元、139.6亿元。(科创融 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