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光为序,再起新程。

开年以来,省生态环境集团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有力:绿色低碳环保主业持续发力,城市更新业务创新突破,现代商贸物流板块稳链保供,重点建设项目加速推进…… 所属各单位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拼搏劲头,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不负春光“加速跑”,以绿色动能擘画转型升级新图景。

在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的宏大版图中,合肥市高新区2号弃渣场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项目是至关重要的生态篇章。这片位于合肥市高新区引江济淮蜀山枢纽南侧、面积达5669亩的土地,承载着区域生态改善与可持续发展的重任。生态修复公司作为项目联合体牵头单位,凭借卓越的统筹协调能力、创新的土壤改良技术,以及对后续水稻种植管护的科学规划,全方位保障项目平稳有序推进实施。

统筹全局,凝聚项目攻坚合力

自项目中标伊始,生态修复公司知重负重,深入剖析项目特点与需求。项目筹备期,积极联合安徽建工路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精心编制全面细致的项目计划与方案,清晰界定各方在投标及中标后的工作内容、权利与义务,为项目的有序开展筑牢根基。

项目推进期间,面对约710万方巨量土方挖运任务,公司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与安徽建工路港建设集团紧密配合,科学规划运输路径,创新采用 “分区作业、多级转运”模式。在高峰期,投入约800台大型机械,形成“多点协同、立体推进”的高效施工格局,仅用3个月便完成全部土方工程,创造同类工程施工速度的佳绩,同时实现全程“零事故”,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保障。

在与各方协作过程中,公司全力配合合肥建管处严格把控质量和进度,协助解决各类施工难题;与高新区自规局和合肥市自规局保持密切沟通,依据主管部门建议优化复垦方案;协同高新区城西桥中心妥善化解当地矛盾,营造良好施工环境。此外,公司还积极组织专家参与项目指导,及时优化土壤改良、生态防护等关键环节技术参数,确保技术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图为引江济淮工程高新区2号弃渣场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项目土壤改良作业现场

创新驱动,引领土壤改良变革

针对弃渣场土壤板结、肥力不足的难题,生态修复公司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携手,运用“快速构建耕作层”专利技术进行系统治理。土地平整工程完成后,项目团队撒肥机将特制物料均匀地撒在地表,再用旋耕机将这些物料和耕作层的土壤充分混合,使其补充土壤里的有机质成分,让土壤系统快速“活”起来。

特制物料经12-24个月生化转化,能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活跃微生物,改良土壤结构与肥力,营造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该技术将原本多年的熟化流程,简化为一次性工程,极大提升复垦效率。同时,团队还通过种植紫云英等绿肥,利用其鲜草有机物,进一步提升土壤肥力图为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合肥市高新区2号弃渣场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

展望未来,携手农垦共绘丰收蓝图

为进一步提升复垦土地的利用价值,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修复公司与省农垦集团水家湖农场展开进一步合作,共同推进水稻种植管护工作。双方将组织业内权威专家团队,深入各地试验田,调研不同水稻品种的表现,收集数据并分析论证。目前已初步锁定 “旱优 82” 籼型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配合前期土壤改良所形成的根际环境,力争实现复垦耕地产能提升。

双方还将联合专业技术团队,综合考虑复垦土地的土壤、气候和水利条件,运用先进技术与经验,制定涵盖播种时机、方式及田间管理的精细种植方案,为水稻生长创造理想环境,同时配合采用各类绿色防控技术,保障水稻健康与农产品安全。

图为生态修复公司与省农垦集团水家湖农场举行签约仪式

生态修复公司在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合肥市高新区2号弃渣场临时用地土地复垦项目中的卓越实践,为项目的成功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携手各方合作伙伴,为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让这片曾经的弃渣场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