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合肥滨湖科学城,有一条量子大道。几百米的街道上,集聚着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20余家,涵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
早晨8点从家出发,驱车40分钟抵达大道附近的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信量子集团”),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晚上7点多下班回家——这是孙汉涛的工作常态。
孙汉涛30岁出头,和量子打了多年交道。10年前他到北京大学直博深造,研究方向正是量子输运。2019年,他投身产业一线,进入浙江杭州一家互联网企业。
2023年底,对量子产业满怀热情的孙汉涛进入中电信量子集团,担任量子计算技术部牵头人,负责集团量子计算云平台建设、物理机调控等工作。摆在孙汉涛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组建团队。2024年,他面试过的应聘者不下两百人。
根据政策,在合肥市重点产业链入库企业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经过认定后,分四类享受相应服务保障。孙汉涛去年被认定为D类人才,3年内可享受每年4.2万元住房租赁补贴。在合肥工作满1年后,购房时还可以按商品房平均价格的20%享受补贴。
企业亦有奖补。按照相关规定,如果企业委托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对符合条件的,按照猎头服务费的一定比例、最高20万元给予用人企业补贴。
一年来,孙汉涛牵头的量子计算技术部建成了30余人的技术团队,在物理机调控、云平台建设、编程框架制定等方向都确定了技术骨干。
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近年来,合肥市成立以发展量子科技为首要任务的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营首个国家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前不久,依托合肥国家实验室研发的504比特“骁鸿”芯片,孙汉涛的团队联合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出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并通过“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向全球开放。
“通过与国家实验室的紧密合作,团队和我个人的量子计算技术得到了提升。”孙汉涛说,从事量子这一新兴领域,一定要有拼劲,“不断创新摸索,时刻站在产业最前沿,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进一步扩大量子计算机的整体算力,升级量子计算云平台功能体系,孵化高校量子信息学科课程……新年伊始,孙汉涛定下目标。“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团队能力和成果提升,力争取得更多突破。”孙汉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