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由中共合肥市委科技委指导、中共合肥市委科技委办公室(市科技局)、合肥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安徽)有限公司、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筹)承办的2024年新型研发机构生态大会暨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启动仪式,在合肥创新院举行。新型研发机构、重点产业链企业、投融资机构、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和新研机构主责部门等相关单位代表300余人共同参会。合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作为联合会首批成员单位受邀参加。
在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启动仪式现场,记者了解到,加入联合会的新研机构会员单位目前有29家,涉及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空天技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诸多产业领域。值得一提,该联合会还有16家企业会员单位和13家从事科技金融、人才服务等特邀会员单位的加入。
“过去新型研发机构大多都在‘单打独斗’,所以在‘0到1’的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业对接等方面,做过无用‘功’,踩过不少‘坑’。”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罗本进告诉记者,成立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能让新型研发机构从“单打独斗”变成“联合作战”,不断积聚先进技术、先导产业、先锋人才,为城市持续培育新质生产力。
资源汇聚、成果转化、咨询服务、交流互动……提到新成立的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在场的“入会单位”相关负责人都有各自的期待。
“围绕合肥市重点产业布局,市科技局会同市科创集团及多家联合发起单位共同筹建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是希望能为新研与新研、新研与产业链企业、新研与主管单位之间提供一个拥有综合性功能的平台载体,推动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式、集约化发展。”合肥市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叙新告诉记者,联合会里既建有“成果库”,也设立“需求库”,相关产业领域企业可以“张榜”发布需求,联合会相关会员单位通过主动“揭榜”,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联合会的成立是合肥市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关键性里程碑,通过“聚木成林”,共同构筑一个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携手凝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我市已与高校院所、院士团队、龙头企业共建各类新研机构54家,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等“6+5+X”产业集群体系;吸引了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在内的数十个高层次团队,集聚科研人员近6000名,引进、培育企业170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以创新成果助力合肥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
来源:合肥在线、合肥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