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月11日从省科技厅获悉,该厅日前印发《安徽省场景创新工作推进导引(试行)》,为全省场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地提供指引,明确具体清单、条件、工作流程、参与主体等。
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的过程。场景创新是驱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范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促进未来产业生成的加速器,提升城市治理的新思路。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场景创新作为促进科技创新、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推出需求倒逼(场景机会)清单、应用示范(场景能力)清单和标杆案例清单三张清单工作制度,以统筹全省场景创新资源,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首试首用机会,加速推动特定领域技术革命性突破,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
据介绍,场景创新有别于传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模式,从需求端倒逼场景机会及科技研发。主要由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行业龙头企业等机会业主方,围绕科技创新、城市治理、社会民生、产业升级发展中的真实痛点问题、真实需求所释放的单项或多项新技术、新产品验证应用的场景机会汇总。要达成需求与场景机会的融合对接,需机会业主方有意愿向社会多元主体开放,提供所需场地、资金、设施等条件;对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的应用提出明确、合理、可行的技术需求及指标;能够吸引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支持场景的建设实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可复制性,能够在不同环境中推广应用;场景的实施要有示范性、带动性,所形成的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和市场空间,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衍生与汇聚。
在应用示范方面,场景创新主要指企业以及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场景能力供给方,所具备的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的汇总。场景能力供给方具备相应的生产、设计、关键部件制造、组装、软件系统集成能力,近三年未发生重大安全和环保事故;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符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场景能力供给方拥有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的自主知识产权,或依法取得知识产权的使用权,无知识产权纠纷;场景能力供给方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应解决方案具备首创性(主要包括基础原理首创、核心技术首创、产品功能首创三类)或可替代进口,质量可靠,相关技术指标在类似技术、产品、模式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及以上。
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前沿技术的标杆案例场景创新,主要指由场景机会业主方联合场景能力供给方共同完成建设并落地的,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前沿技术应用示范和验证迭代,具备技术水平领先、应用前景良好、复制推广性高、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的新技术新产品综合性应用项目汇总。《导引(试行)》明确,标杆示范场景项目必须在申报时已完成建设、验收,已投入运营且落地在安徽省内;场景能力供给方应在本场景项目领域获得不少于1件授权发明专利或6件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标杆场景项目需符合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标杆场景项目需具有行业示范性和应用推广价值,已形成完整行业解决方案并已在市场推广复制,原则上不少于两处。
此外,《导引(试行)》还明确了全省场景征集、打磨策划、分级发布、推进落地、示范推广等工作流程。同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主体、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各参与主体的职责、角色和定位。(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科创融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郜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