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可以载入易久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史册的一年。
十年磨一剑,易久批终于实现盈利。
7轮融资、累计融资32亿元,易久批在长城战略咨询《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中,以估值达18亿美元赫然在列,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新零售行业“独角兽”。
“互联网行业是寡头竞争,只有第一和其他。”易久批创始人、连续创业者王朝成深谙互联网创业的规律,剑指第一,唯快不破,“快速布局、快速发展。”
因此,一个涵盖快消品批发业务B2B平台“易久批”、供应商入驻开放平台系统“易经销”、供应链金融平台“易久贷”、云仓配服务“易配送”、连锁店SAAS“IMO”系统等在内的全国化、全品类、赋能全产业链快消品产业互联网综合平台应运而生。
“我们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改造传统销售渠道,基于互联网数字化+自建基础设施的共享,将快销产业流通的‘管道’进行了整合,使这个管道‘变粗、变短’。”王朝成如是总结。
快速布局 快速发展
十年前的那个夏末秋初,暑气的余温未散,一路蔓延至电商这个新兴“赛道”,激起无数涌入其中的创业热情。
其中,B2B电商凶猛出没,仅2014年上半年,便实现了4.5万亿元市场交易额,占据整体电商市场近八成比例、同比增长32.4%。
在北京望京一个装修稍显简陋的写字楼里,王朝成敏锐地听见惊涛拍岸,须臾之间便被卷入浪潮之中。
在他看来,在阿里、京东等头部平台的绝对霸主地位下,2C模式的电商格局成熟,新玩家很难越过山丘。
但垂直领域的流通贸易仍被传统线下模式牢牢把控,互联网化的机会亟待开发。
王朝成以快消品销售为例,“传统销售渠道的成本太高,约在15%—20%之间,如果通过B2B形式减少流通环节,扁平化销售,成本可减少一半。”
他打算从深耕14年的白酒行业试水,一个专注于酒水销售的B2B电子商务平台——北京易酒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由此诞生,为酒水终端店老板提供产品查询、进货、高利润新品介绍等综合服务。
这样的综合服务,也为“易酒批”向“易久批”的嬗变埋下伏笔。
同期入局的还有中商惠民、掌合天下等数十家快消品B2B企业。当时,有媒体不完全统计,2012年到2015年间,国内新出现了78家快消品B2B企业,发展之快前所未有。
阿里的零售通、京东的新通路、美团的掌上快销……头部平台也亲自下场,搅动一池春水。
易久批成立仅3个月,便斩获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5000万元A轮融资。此后,该公司共获得腾讯、美团、源码资本等投资机构共7轮融资,融资总额达32亿元,并战略投资“知花知果”,全资收购了成都“惠进货”及“掌上快销”等平台。
资本加持下,易久批的覆盖面也从最初的合肥和长沙两个区域,一度扩展至全国28个省份、80余城及下辖区域。
打江山 更要守江山
“‘打江山’就是要不断地开疆拓土、冲锋陷阵。但‘坐江山’的时候,要更理智、更客观、更细节,更注重管理的质量。”易久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彭扬透露,一开始,王朝成便将易久批定位为B2B界的“京东”,并效仿刘强东自建仓储、物流,实现同城配送,并保证客户从下单至到货,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此外,将总部从北京迁回家乡芜湖,从酒饮发展至副食、休闲食品、日化百货等多品类,从线上交易平台向线下延伸,并覆盖金融、仓储物流等全链条,易久批的快销产业链日臻成熟。
“我们的同城配送频次高,仅送酒水单一品类,有时候一车拉不满。而且我们的客户大多都是社区零售店,他们对货品的需求也不仅仅是酒水。原先,他们什么货品卖完了,就要给经销商一一打电话采购。但跟我们合作以后,就可以实现一站式采购,省时省力。”彭扬回忆,一开始,为了提高单车货值,在配送酒水的同时,也搭配一些饮料、食品、日化百货等。
对平台本身而言,在一车货物中,既有一部分畅销商品可以摊薄成本,也有另一部分商品可以赚取较高的利润。
除了模式创新,易久批还对平台的用户订单、市场价格等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构建用户画像,剖析不同区域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最优库存配置和精准商品推送。
在彭扬看来,此时的易久批已不仅仅是一家纯粹的互联网公司,更倾向于一家信息技术企业。
因此,2017年,易酒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摇身一变,成了易久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十年浮沉,电商的繁华似前尘旧梦,平台一茬接着一茬倒闭,资本的热情消耗殆尽。有公开数据称,至2020年,鼎盛时期的200多家快消品B2B锐减至不到50家,如今,这一数据甚至更低。
易久批却穿过行业洗牌和头部企业的封锁,一飞冲天,以170万家注册用户、35万+家月活跃度、超10亿元月交易额的成绩单坐稳快消品B2B的头把交椅。
“成功的秘诀,基于平台重构供应链的价值,一面扩大了供货商的渠道,一面降低了销售终端的成本。只要本着这个原则,成功的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别人。”王朝成表示,易久批的优势在于发展得足够快。“互联网创业不是区域性的,而是面向全国甚至全球。只有快速打开局面,才能募到足够多的资金。有了充足的‘弹药’,才有成为第一的可能。”
此前9年的拼搏终于在今年拨开云雾,实现盈利,王朝成和彭扬等一众管理层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眼下,消费需求低迷,人工、物流等成本上升等新的挑战袭来,无论是将IPO提上日程,还是走出国门、布局全球市场,易久批又将踏上增量市场的探索之路。
文|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邵梦 摄|李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