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21日,由安徽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合肥市港澳事务办公室组织的“2025安徽研习营”在合肥成功举办。37位内地高校优秀港籍学生走进合肥的高校、企业、场馆及文化地标,在实地探访与深度交流中,近距离触摸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亲身体验其科技创新实力。
触摸城市历史温度与传统脉动
8月20日上午,研习营的香港青年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依次参观展区。泛黄的电文手稿、锈迹斑斑的枪炮弹药、战士们穿过的破旧军装……一件件实物展品与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还原了渡江战役的壮阔历程,让青年们深刻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此前,“2025安徽研习营”走进了安徽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地。
“最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反差感。”来自南昌大学英语专业的香港青年王盈感慨道。这次合肥研学之旅不仅刷新了她对合肥的认知,更是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王盈说:“上午还在博物院参观几千年前的青铜器,下午就沉浸在科技的魅力之中。”她表示,一定要把合肥的故事告诉更多同学,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宝藏城市”。
感受未来科技突破与发展活力
从历史深处走出,香港青年们的脚步迈向安徽创新馆。走进馆内,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尖端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在暨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就读的香港青年杨竣杰,感慨合肥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十分迅速,“在量子技术领域,合肥不仅实现了‘遥遥领先’,而且还实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产品。我深深感受到合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新能源展区前,中南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苏超妍仔细观察着一台智能储能设备,感慨道:“合肥是匹藏不住的‘科技黑马’,好多眼熟的科技产品都从这里诞生,特别是量子科技、新能源这些领域做得特别厉害,真不愧是科技之城。”
合成现实技术展项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的伍行毅驻足良久。该展项生动还原了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讲话,让老一辈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触手可及。“他们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令人敬佩,他们的事迹也激励着我在专业领域深耕的决心。”
此次“2025安徽研习营”活动,为香港青年提供了一个了解合肥、链接国家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亲身感受合肥的科技创新和文化魅力,让香港青年们在历史与未来的对话中,深刻体会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核与发展动能。
文/夏伟 图/赵瑞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