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于2024年12月31日揭晓了“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榜单,诞生于合肥的国内最大规模量子计算集群“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成功入选。该集群由一台24比特、两台176比特和一台504比特量子计算机组成,可在“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上被用户直接访问。同时入选的还包括: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等。
1月3日,《徽商》全媒体记者专程探访了这一“大国重器”。在位于合肥市高新区中安创谷的中电信量子集团,“天衍-504”量子计算机身处一间独立的房间,悬空放置,呈圆柱体,伴随着高速运转发出轰轰之声。
作为全国比特数最多的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在发布之日就被媒体称为“冲击量子世界的尺度定律”,随着接入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并对外开放服务,更实现了算力规模和算力类型的双重升级。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同时提供5类运算性能世界一流的高性能仿真机和Cqlib系列编程框架,是中国量子计算能力的又一次飞跃。
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有着很多合肥力量。
资料显示,中电信量子集团于去年5月在安徽合肥成立,是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达30亿元,也是中国第一支“量子国家队”。
“天衍504”的研发,少不了中国“量子科技第一股”——国盾量子的参与,其“心脏”则源自合肥国家实验室研发的504比特“骁鸿”芯片。
国盾量子、中电信量子集团、国家实验室,都在合肥“量子大道”上,这一放眼全球也算豪华的阵容,演绎出一段产学研的佳话。
有机构预测,到 2035年,量子计算市场规模估值可能达到万亿美元级别。
2024年,中电信量子集团通过认购增发股份控股国盾量子,此举将大大推进中国量子技术商用化进程。目前,该集团已将量子安全技术融入中国电信主业务,并推出20多项量子科技产品。不仅合肥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应用最全的量子城域网,安徽也开始用量子预测天气了。2024年9月,中电信量子集团、中国电信安徽公司与安徽省气象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用量子计算助力安徽气象构建全国领先的气象信息基础设施算力基座。
来源:《徽商》全媒体
文:宣岚
图:沈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