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舱门,仿佛迈入另一个世界,卧室、会客厅、卫生间、活动室布置精巧,门窗、灯饰、窗帘、电视均为智能化声控;270度全景落地窗,让你拥万顷花海而睡,枕夜幕繁星而眠;拉上窗帘,一键放下投影仪,调好灯光,躺在床上,开启属于自己的惬意时光……
这个暑期,游客在马鞍山市和县香泉桃花源体验了不一样的“住宿”——荣事达智慧文旅舱。
不仅如此,在安徽省内的合肥、阜阳,省外的河南淅川,一些民宿项目在这个夏天“上新”智慧文旅舱。
智能制造的“风”,正从工业领域吹向文旅行业。
中国建筑业正向汽车行业学习,通过工业化手段,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集成生产,将房屋打造成质量过硬的优质产品,为居民提供更安全、更放心、更舒心的居住体验。
而这样的智能住宅“新物种”,已经批量涌入文旅行业。
用智慧文旅舱打造的民宿
【01】
大批玩家涌入
今年堪称智慧文旅舱的“爆发年”。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去年全国只有3—4家在做智慧文旅舱;今年,市场上一下子就冒出100多家。”7月4日下午,安徽荣品科技住宅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俊告诉《徽商》全媒体记者。
风向,有迹可循。
今年全国两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希望多行业能够跨界协同,合力建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让群众能够住得健康、用得安全方便……
3月14日,华为在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呈现的“未来之家”,以可移动的舱体形态亮相,融空间感、艺术感、科技感于一身。通过舱内的全场景联动设备,用户可以感受更有未来感的灯光、观影、K歌体验,感受未来空间“万物互联”带来的惊喜。
“空间智能化”在最近成为热词。实际上,它不是一个新概念。
1998年前后,微软耗资数十亿美元提出针对客厅的“维纳斯计划”,虽然以失败告终,却开启了智能家居、数字家庭的概念。2005年前后,国内一些豪华别墅开始出现小规模智能集成系统,这被认为是中国智能家居概念可追溯的源头。之后十余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发展颇为缓慢。
无论是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还是家电企业,如今提供的全屋智能方案,基本是以手机、智能音箱等终端为核心入口设备,但这些都还处于单品智能的阶段,用户只能靠不同APP频繁切换,勉强感受“全屋智能”。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真正的“系统底座”,无法解决跨终端、跨应用的“数据墙”难题。
智慧文旅舱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在长丰(双凤)经开区的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荣事达集团”),《徽商》全媒体记者探访发现,智慧文旅舱项目早在十年前就在荣事达集团启动,依托多年来积累的丰富产品线以及研发创新成果,在装配式智慧住宅领域深耕细作,目前已推出“蜂巢、云端、梦享、星光、方舟”五大系列产品,实现全屋整装、全屋定制、全屋家电、全屋智能与装配式住宅的有机融合,能够满足用户对于个性化、高品质住宿的需求。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所说:“智能房屋是智能家居的终极形态,它是由种类繁多的智能化产品共同营造的智能化居住环境,通过一系列技术保障,具有高度舒适、低能耗的绿色智慧住宅,是荣事达为中国乡村打造的超越城市住宅品质的科技型功能住宅,具有载体属性的产业。”
智慧文旅舱的应用场景广泛——城市功能驿站、住宿配套、高端营地客房、度假酒店扩展、民宿主题、各类配套组合载体房屋升级等,根据房型和装配不同产品价格在15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主要销往西南地区和海外市场,受到不少景区、农庄和民宿的青睐。
“在工厂完成生产后,‘智慧文旅舱’就可以通过物流运输到户外景区、户外营地、民宿、酒店等场所,然后用大型吊装机安装,接通水电后,10套房屋同时安装,最快4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夏俊称,今年短短几个月时间,荣事达智慧文旅舱已售出几百台。
【02】
“跨界”融通
智慧文旅舱,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徽派建筑研究院院长陈刚
带着问题,《徽商》全媒体记者近日专访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徽派建筑研究院院长陈刚,探讨未来住宅发展轨迹。
在他看来,当前智能房屋赛道方兴未艾,但在市场推广中也遇到诸如成本控制、行业标准与产品认知等方面问题。打破边界,融通发展是当务之急。
在成本控制方面,智能房屋涉及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需要多行业跨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开发,须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参与进行研发推进。由于前期技术门槛较高,成本控制也在不断地探索和优化中,给智能房屋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压力。
可喜的是,针对智能房屋的价格问题,部分企业已经开始采取“智能选配”的做法——面对不同的使用人群与市场定位,客户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环境需求,像选购汽车一样进行高配、标配以及在各种功能选项之间自行选配,满足其定制化需求。随着智能房屋行业的蓬勃发展与产品认可度的不断上升,它的制造成本与市场售价会随之趋于合理、稳定。
从行业标准层面分析,我国智能房屋行业发展迅速,但国内还没有对该类产品的明确定位。目前,智能房屋介于建筑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且市场上的技术标准与规范尚在建立中,不同品牌类型的设备兼容性与互联性对智能房屋的综合管理提出了挑战。
作为未来的一个热门行业,智能房屋市场潜在需求大、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国家及地方政府应着力引导促进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产品进行行业标准的制定,这样一来能够大大扩展其市场,并为其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同时,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出智能房屋广泛运用于文旅项目和乡村建设中的方法与路径。
在产品认知上,虽然智能房屋概念在建筑行业内已逐渐普及,但在社会中的宣传推广力度仍然不足。许多消费者对智能房屋的认知与理解仍然有限,特别是对智能房屋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以及对于智能房屋的“居住属性”等重要特点认知度尚浅,需从多方面入手,加大对智能房屋的优势和特点的推介与普及。
“汽车工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高度工业化、自动化的行业,其系统集成机械、材料、电气、能源等多领域技术和产品。智能房屋可以借鉴汽车行业的发展经验,综合应用现代科技,推动建造流程高效化、现场施工简易化、工程质量精细化、建造过程绿色化、运行维护智能化、使用功能多样化等。”陈刚总结道。
来源:《徽商》全媒体
文:吕珂
图: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