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关强国”行动是海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实践,是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海关篇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的重要举措。在合肥海关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庐州海关坚持以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核心,以智慧聚力、赋能、提质,进一步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培育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集相关企业超400家,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战新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居全国前列。庐州海关以此为契机,在合肥海关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京东方等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诉求,开展智慧海关应用场景建设试点,进一步提升企业进口自用原材料检验时效,以“海关之智”助力“智关强国”行动向纵深发展。

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对进口涉危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大,而这些原材料多有洁净度高、低温、避光以及有效期短等特殊储运要求。由于企业生产需求复杂,市场情况及生产计划多变,希望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稳定水平。为此,庐州海关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积极采取行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01

开展前期摸排调研

庐州海关赴合肥京东方走访调研,了解重点企业进口涉危原料问题诉求

庐州海关对辖区内3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摸排,收集整理危险货物包装要求、危险公示标签、安全数据单等基础数据;形成覆盖企业使用的330余个规格型号涉危原材料数据底账和个性化作业指导作业指引,落实落细“一企一策”“一品一策”监管措施;搭建风险评估模型,实施风险动态监测,将进口危化品分类为“低中高”三个监管风险等级,实施相应差别化检验监管措施。

02

推出“无感智检”新模式

庐州海关关员对进口光刻胶进行现场查验

“无感智检”是运用OCR、AR、AI等技术,在人工审单、现场查检等环节建设智能辅助审单、远程AR智能查检的创新监管方式。关员和企业人员可通过“一副眼镜”或“一个手机”等智能设备现场自行采集危险公示标签、运输警示标签、包装标记等信息,并通过AI算法实时自动识别和智能比对。

03

实施精细化监管服务

庐州海关关员在智管中心对进口危险化学品开展远程验放

针对远程采集到的现场数据,“无感智检”模式以系统“智能审核”代替“人工逐票审核”,自动提示审核结果。对低监管风险商品,海关工作人员不再直接参与现场查检过程,通过后台验核后即可放行,实现“即到即检、自验智检、存档备验”。同时,继续保持对中高监管风险商品的“审单+现场检查+抽样检测”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便利企业。

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有京东方、晶合等5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入了“无感智检”模式,据试点企业测算,每年可节约各类成本1170万元,缩短进口涉危原料到厂周转时间约5天/批次,大幅减少企业等待检查和货物库存时间,有效适放仓储空间,实现企业查检“零等待”、通关“零延时”。

“海关创新采用AI技术打造远程‘无感智检’系统,既高效、精准、快速地解决了我们公司被查验货物存放时效和仓储空间问题,又提高了我们在货物包装、标签等方面的安全规范意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简瑞荣说。

下一步,庐州海关将继续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积极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切实解决企业通关难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