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大众还宣布,将在合肥生产两款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大众汽车品牌车型,其中首款车型为中型SUV,计划于2026年投产。
大众是在一篇回顾其在华40年发展历程的官方通稿中公布上述信息。自1984年在华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汽大众至今,大众在中国市场发展出了庞大的业务体系,在华经营范围包括汽车整车、零部件、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的生产、销售与服务等。2023年,大众(中国)携手合资企业全年共交付汽车超323万辆。中国是大众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市场,对大众销量的贡献与整个西欧相当,是北美的3倍以上。
不过,大众在中国市场持续多年的优势地位,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改写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格局,本土车企的销量、品牌力在最近数年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比亚迪去年完成了30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百万级豪车仰望U8上市半年累计销量超过5500辆,这在过去都是自主品牌难以想象的成就。
在大众主打的10万元到3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竞争更是堪称“惨烈”。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更好的产品不断涌现,最近的例子就是小米SU7的大热。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和最大市场。大众要保持全球市场地位,就必须保持中国市场地位;要保持中国市场地位,就必须适应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节奏,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持续投资合肥,加强在安徽的布局,便是大众应对挑战、加快转型的战略举措。2017年起,大众在中国市场开启电动化战略。同年,大众在安徽与江淮汽车共同成立了在华第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的合资公司。大众安徽是大众在华首家控股整车合资企业。大众在合肥的布局涵盖生产、研发和采购职能。合肥是大众在其德国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
大众宣布,到2030年,集团旗下品牌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由集团全资控股、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是落实产品本土化的中枢,将与集团在华合资企业紧密合作,承担核心开发任务。该公司正在开发集团首个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汽车架构(CMP),从2026年起,集团将依托该平台开发不少于4款面向紧凑级入门市场的电动车型。
正如大众汽车集团负责中国区业务的管理董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所说:“依托‘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大众汽车集团深度聚焦客户需求,以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强有力的本土研发,加速中国业务的调整步伐。对合肥生产及创新中心的持续投资,体现了集团强化本土创新实力的决心。”
就在大众宣布投资25亿欧元拓展在合肥布局的同一天,贝瑞德在合肥会见了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自去年至今,这种会面已达6次,几乎每两个月见一次。安徽及合肥在大众全球战略中的重要性,从这个细节中可见一斑。
过去40年里,大众汽车集团以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为两大支点,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也收获了中国汽车市场成长壮大的巨大红利。如今,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拥有39家工厂,是中国汽车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时代,大众将努力续写在中国的成功。而在大众与中国的新篇章中,安徽及合肥,无疑将是最重要的一页。(安徽日报记者 汪国梁)